「干货」红木:那抹红色,最是中国
发表时间:2023年05月06日浏览量:
"红木"这个词,它只属于中国。"老外"翻译不了这个词,因为"红木"这个词的背后,拖着一卡车的中国文化。
所以老外们进到红木店里很疑惑,为什么没有朱颜色的木头,倒是一大堆的中国家具?不相识红木的中国人也疑惑,搞不懂"红木"到底是什么?"红木"这个词用到今天,它的内在与外延早已全然差别。01 红木的界定老红木是中国硬木家具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木料,它不仅材质好、油性大,颜色也喜庆,尤其是在价钱上,可以说性价比最好,所以险些适应种种层面的人群,赢得了普遍的喜爱。以致于一些硬木家具店爽性取名就叫"红木店"。
但这时的"红木"就已经不再是木料的观点,而是家具的观点——用老红木做成的家具,甚至泛指了包罗但不限于老红木所做的家具。上世纪红木家具店广告不外在其时那种时候,红木的观点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而是在2000年《红木》国家尺度的出台后才发生转折。
国标汇聚了33种(后修订为29种)硬木料料,但需要一个荟萃体的名字,由于南方、尤其是华东地域有许多以"红木"命名的硬木家具店这一基础,所以国标便将这些木头命名为"红木"。也就在这时候,"红木"这一词完成了一个华美的转身——由专指老红木即老酸枝木这一类质料,酿成了33种质料的统称。
2000年红木国标今天我们给"红木"的界说可从两方面来明白:广义的红木:泛指《红木》国家尺度中5属8类29(原33)个树种;狭义的红木:历史上传统使用的老酸枝木。我们今天文说的这个"红木"是自清中期以后用于家具制作的"老红木"。
02 老红木 老红木从最初被郑和当做压船底的大料从东南亚运进中国,却因为"魏紫姚黄"的盛名,被皇家忽视,直到后两者一料难求,"红木"其木质之佳、材性之美才逐渐被重视。清末,红木家具数量猛增,在清代宫廷家具中占有着较大的比例,与黄花梨、紫檀一起并称为宫廷"三大贡木",其重要职位一直延续至今。明及清前期家具,红木制者有待考证,有些虽为明式,乃是清代中晚期仿制的。明和清前期的文献讲到红木的甚少,这也足以证明其时不大为人所知。
因此若有人拿一件四出头官帽椅说是明代红木制就,别管它看上去何等旧,基本都为后期仿制。红木产于我国广东、云南及南洋各岛,原有"紫榆"之名,在广东更通俗的名称为"酸枝",而"红木"是江浙及北方盛行的名称。江藩《舟车闻见录》明确讲到:紫榆来自海舶,似紫檀,无蟹爪纹。刳之其臭如醋,故一名"酸枝"。
道光时,高静亭著《正音撮要》也讲到:紫榆,即孙枝。孙枝是酸枝的另一种写法而已。证之上面已录引的粤海关、浙海关的紫檀、紫榆差别税率,足以说明紫檀、紫榆是两种差别的硬木。
清 红木镶云石蝠云纹太师椅(一堂八件)红木叶长椭圆形而尖,花五瓣,色白、微赭。年轮纹都是直丝状,鬃眼比紫檀大,颜色近似枣红色。
《古玩指南》第二十九章先容红木说:凡木之红色者均可谓之为红木。惟世俗所谓红木者,乃系木之一种,专名词非指。由于红木产量多,所以用红木制器物多取其最精致的部门,疵劣不材的决不使用。
因此,红木制作的家具仍不失为上等家具。03 酸枝木酸枝木大要分为两种:黑酸枝和红酸枝。它们的配合特性是在加工历程中发出一股食用醋的味道,凭据差别树种有的味道浓重,有的则很微弱,故名酸枝。酸枝之名在广东一带盛行较广,长江以北多称此木为"红木"。
严格说来,红木之名既无科学性,也无学术性,它是一些人对种种木料认识不清的情况下形成的笼统名称,属于外行语言。清 酸枝木四面平条桌(局部)对许多收藏者来说,谈到酸枝的第一反映就是红酸枝,红酸枝家具从明清时期就是富足人家的首选,其颜色喜庆,很切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在中高端红木市场上一直备受接待。红酸枝主要产于印度及东南亚各国(正宗的红酸枝,老挝的大红酸枝最好,越南的次之)。
大红酸枝纹理红酸枝颜色大多为枣红色,纹理顺直,年轮纹多为直丝状,鬃眼较紫檀大。红酸枝的木质坚硬、细腻,可沉于水,一般要生长500年以上才气使用。它区别于其他木料的最显着之处在于,其木纹在深红色中常夹有深褐色或玄色条纹,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感受。红酸枝新切面,显着的玄色条纹而红酸枝中的奥氏黄檀(白酸枝)近年来可称得上是红木市场上横空出世的一匹"黑马",备受时下人们的喜爱。
白酸枝产于缅甸,俗称缅酸,与大红酸枝比力,白酸枝油性较小,硬度较高,颜色略浅。白酸枝木料稳定性高,材质细腻,这对于家具的制作和收藏来说都是很是关键的。
白酸枝木纹黑酸枝多产于东南亚国家及东非和印尼等地,其颜色由紫红色至紫褐色和玄色,木质坚硬,抛光效果好。黑酸枝家具经由氧化、包浆后极像紫檀,在感官的区别上只是"像紫檀而无金丝,像黄花梨而无鬼脸",有的黑酸枝有清晰的玄色纹理,如同群山重叠起伏,很是雅观。
04 新老红木红木也有新、老之分。老红木近似紫檀,但光泽较暗,颜色较淡,质地致密也较逊,有香气,但不及黄花梨芬郁。新红木颜色赤黄,有花纹,有时颇似黄花梨,现在还在大量入口。
二者显然不是同一树种。清 红木龙纹夹头榫平头案清 红木一腿三牙方桌一些地域将红木分为新红木和老红木。实际上新老之分是一种约定俗成,并纷歧定是科学,但很实用。
所谓的老红木实指颜色较深、心材靠近紫红色的黑酸枝与红酸枝,其主要品种有:刀状黑黄檀、黑黄檀阔叶黄檀、巴里黄檀、交趾黄檀清中期以后的红木家具使用,以称为老红木的阔叶黄檀、巴里黄檀、交趾黄檀为多,奥氏黄檀是晚清及民国直至今天仍在大量使用的所谓新红木,而称为黑酸枝的刀状黑黄檀、黑黄檀是少少使用的,在所能见到的古旧红木家具中险些未能见到。大红酸枝木纹老红木十分容易与紫檀相混,手感虽不如紫檀温润如玉,但也十分细腻棕眼细长。
由于老红木的比重较大,有的比紫檀还重。而新红木是指产于缅甸、泰国、老挝之奥氏黄檀,广东将其称为白酸枝,有人也称缅甸酸枝。
王世襄先生认为:新红木颜色赤黄,有花纹,有时颇似黄花梨,现在还大量入口。此种新红木确实蒙住了许多专家的眼睛,如果仔细视察其纹理、颜色,特别是手感粗拙,与老红木、黄花梨还是有天壤之此外。
05 交趾黄檀交趾黄檀,红酸枝木木性最优的一种,中国人对好的工具一般会冠以"大"字相称,大红酸枝,纵然此木料。交趾黄檀纹理交趾黄檀又称"红枝"、"红酸枝"、"大红酸枝"、"红枝"、"老红木"。
隶属于蝶形花科黄檀属,在"红木"国家尺度(GB/T 18107—2000《红木》)中归为红酸枝类。交趾黄檀产于中南半岛,即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西部)和新加坡。交趾黄檀树木活体由于柬埔寨的酸枝过分采伐,已经相当稀少,市场上很少流通。
越南只有在南部的嘉莱一昆嵩(夹来一捆松)和广南的一岘港省有一定的数量,在其他地域很是少见,所以,越南的红酸枝产量更少。绝大多数的红酸枝以老挝产的最多,所以,大家也自然的称交趾黄檀为"老挝大红酸枝"。同时交趾黄檀的木料在生产地国家享有盛名。
在柬埔寨被认为是"奢侈级---Luxury"木料,在越南、老挝则被称为"最高级此外木料---First Class prime timber"。从木料特征来看,交趾黄檀心材新切面紫红褐或暗红褐,常带黑褐或栗褐色深条纹,有酸香气或微弱,结构细,纹理通常直,气干密度1.01~1.09g/cm³。
▲交趾黄檀纹理从材性及用途上来看,交趾黄檀具光泽、强度高、硬度大、耐腐蚀性强,抗虫性强,纹理通常直,结构细而匀称。在开锯时,木料散发出一种辛香,闻之有酸辛味。▲交趾黄檀横切面和斜切面显微镜头据上世纪90年月广东木料学家林仰三先生考证"红木"一名,称"红木"其名在我国最早泛起清代中期,而其时从东南亚国家进入我国沿海口岸的"红木"主要是指交趾黄檀与巴里黄檀。▲巴里黄檀(俗称"花枝")李英健、王小芳在《东南亚产三种红酸枝木考辩》中认为越南华侨郑怀德(1765~1825年)撰写的越南南方地方志《嘉定通志》中录:红木,叶如枣,花白;所产甚多;最宜几案柜椟之用;商舶常满载以归。
这里的红木应该指的就是交趾黄檀。▲红木(交趾黄檀)圈椅▲红木(交趾黄檀)圈椅在相当长的时期,人们一直把交趾黄檀看成唯一的红木,一说红木就是指交趾黄檀,厥后人们把红木规模扩大,交趾黄檀另称为"老红木",至今另有许多人特别是在上海和江浙一带还把交趾黄檀习惯称为"老红木"的。
随着巴里黄檀和奥氏黄檀在市场上的大量泛起和使用,交趾黄檀又称为"大红酸枝"。交趾黄檀资源严重枯竭已经是客观事实,现在不仅这种植物数量在大幅淘汰。2011年泰国仅存约10万棵大红酸枝树。2012年迈挝境内没有发现成熟的大红酸枝原生树;柬埔寨除了一些受严格掩护的地域外,原生的大红酸枝树早已被视为稀有物种。
2013年在第16届CITES缔约国大会上,交趾黄檀(大红酸枝)被列入濒危附录Ⅱ。今后,大红酸枝应声而动、一路暴涨,原质料入口量、家具产量均大幅淘汰,成为了继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之后红木市场奇货可居的抢手货。
2014年越南宣称境内已找不到大红酸枝树,被视为稀有物种。2016年第17届CITES缔约国大会的召开将交趾黄檀(大红酸枝)的管制级别从附录Ⅱ中的标注5升级为标注4,管制规模从原木、锯材和胶合板扩大抵家具及零部件。大红酸枝的商业被全面克制。
在今天最后,小置为大家推荐一款凭据王世襄先生旧藏复刻的大红酸枝独板案面插肩榫大画案,经典的卷云纹牙头,内镶独板案面达55公分宽,甚是难过,价钱小贵,可是绝对收藏级。
本文关键词:「,干货,」,红木,那抹,红色,最,是,中国,红木,亚慱体育app官方下载
本文来源:亚慱体育app官方下载-www.ketaiqc.com